Search

在貼文的約莫三個小時前
英國公布對於大眾 #第三劑 的最新建議

也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貼文的約莫三個小時前
英國公布對於大眾 #第三劑 的最新建議

也是面對病毒活躍的秋冬季,比較危險的族群如以下,被建議施打:

1️⃣. 安養院的病人
2️⃣. #所有50歲以上 的成年人
3️⃣. #前線醫療衛生工作人員
4️⃣. 16至49歲且有潛在 #新冠重症風險者
5️⃣. #免疫抑制 病人(器官移植、癌症治療、HIV)的成年家庭成員

比較亮眼的是抓了50歲以上的分水嶺
跟之前疫苗抗體反應研究抓的分水嶺是一樣的

這也許是我們要參考的
疫苗覆蓋大家也知道,光是一劑就是這麼不容易的事
何況到第三劑

保護好容易重症者即可,讓醫療能量不要垮
才能減少疫情再起時因為醫療支持不夠造成的額外死亡率

當然也希望第三劑續航力比第二劑更久
(在WHO網頁上輝瑞、莫德納、高端的第三劑抗體都比第二劑高)

--
這裡也談一下,WHO宣布 #群體免疫 (Herd Immunity)之日不會來
雖然這是講疫苗戰略的調整
但是對一般人意義就是全球開放之日應該不會來了?

會有今天有太多原因
像是疫苗產能不足,病毒變異,全球防疫與接種步伐不一致...

我想也許是疫情後新常態也有個譜了

也許我們這個世代口罩會拿不下來了
社交習慣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(法式擁抱消失中...)
不然就是大量依賴篩檢、疫苗護照或抗體證明來出席群聚活動
沒打疫苗或抗體不足者恐怕會社交有些困難

在疫苗覆蓋不夠的國家,如果還期望清零
就會靠高度入境篩檢與隔離檢疫

疫苗覆蓋高的國家,認為社區可以承受一定風險
就可以來考 #期末考
減少或甚至取消已經打疫苗的入境者的入境隔離天數
並且取代的是規定入境一定期間內的高頻率篩檢,例如韓國
也不是讓入境者那麼方便的

所以篩檢工具在入境普篩+社區廣篩需求下
低成本+大量生產是未來趨勢,不然會吃跨很多國家的預算

因應要減少這些高接種率帶來的壓力
(總不能每年都小巨蛋接種吧?)
會不會未來研發流感與新冠合併的ABC疫苗 (Influenza A+B & Corona virus)來一石兩鳥?

這是未來可能在別的國家看到的變化
很多國家都比我們跑在前面考期末考
這個疾病不會有根除的一天
只是看怎麼與我們在最低重症率的前提下共存了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